中央一號文件指出,加快發展鄉村特色產業,倡導“一村一品”、“一縣一業”。健全特色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,強化農產品地理標志和商標保護,創響一批“土字號”、“鄉字號”特色產品品牌。茶旅結合,助力鄉村振興。
三江早春茶,敢為天下先。三江茶葉開采期比全國其他產茶區早20天以上,被中國茶葉界泰斗陳宗懋院士譽為“中國早春第一茶”。三江茶已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。經過多年努力,三江早春茶已形成了三江茶產業具有絕對優勢的茶葉品牌,其品質優良、上市早的鮮明特色,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。三江早春茶產品分為兩個等級,特級原料為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,具有外形挺秀直、勻整、綠潤,香氣嫩香持久或帶花香,滋味鮮爽回甘等優異品質特征;一級原料為一芽一葉,具有外形挺秀直、勻整、綠潤,香氣清香持久,滋味鮮醇回甘等優良品質特征。
為了助力三江早春茶走出廣西走向全國,三江縣制定了行業標準,三江早春茶選用中、小葉茶樹良種以及當地群體種,配套相應的種植、肥培管理、樹體管理、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等栽培措施,以4月5日前采摘的茶樹鮮葉為原料,按照攤青、殺青、揉捻、理條、干燥等工序制成具有三江早春茶品質特征的直條形綠茶產品。
晨起開門七件事,柴米油鹽醬醋茶,從唐代開始,三江縣已有茶葉生產,人工栽培茶樹已有2000多年歷史,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茶文化,“打油茶”是三江侗族同胞的飲茶傳統。在三江的鄉村里,幾乎每戶人家的院子里都種植了茶樹,因為氣候濕度大,三江人民喜歡喝油茶驅寒祛濕,也用暖暖的油茶招待賓客,這傳統延續至今,油茶已成為三江侗族人民離不開的美食。油茶被稱為“侗族咖啡”。
千年侗寨,夢縈三江。三江縣不僅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,同時縣域獨具民族風情,侗族木結構建筑群聞名于世,全縣現有鼓樓230余座,風雨橋200余座。境內有4A級景區6個,3A級景區4個,侗族村寨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預備名錄6個,侗族大歌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來三江吧!開啟一場侗族茶文化深度游,體驗神奇秀美的山水風光,感受三江早春茶的甘甜與鮮爽、體驗源遠流長的侗族文化、齊唱獨具魅力的侗族大歌,感受充滿活力的三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