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我市大力實施茶葉“雙百”工程,初步形成了以南江縣、通江縣、平昌縣為主的三大茶區,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名茶規模逐步擴大,形成了區域化、集聚化、富硒特色化的發展格局。目前,全市茶園面積達80萬畝,2016年實現茶葉產量2.6萬噸,茶業綜合產值達35億元。
萬畝基地
成為脫貧支撐產業
沿著盤山公路直上,迎面而來的是平昌縣三十二梁郁郁蔥蔥的高山生態茶葉產業帶。茶在林中,霧籠茶園,猶如仙境。不僅平昌,在通江、南江都有這樣的高山生態茶葉產業帶。
為擴大茶產業規模,市委、市政府出臺了《關于加快實施茶產業“雙百”工程的意見》,通過采取優化布局、園區支撐、主體帶動的辦法,全市新建茶園45萬畝,茶園面積達到80萬畝,投產茶園達到47萬畝。
茶產業發展迅速,除了高屋建瓴的規劃,龍頭企業也起到了助推作用。截至目前,我市新培育茶葉龍頭企業30家、茶葉專業合作社65家、家庭茶場96個、種茶大戶3500戶,新建茶葉加工廠12個,新增加工能力6500噸?!安枞~產業已經成為全市決勝脫貧攻堅、建設五彩巴中、全面同步小康的戰略性支撐產業?!笔修r業局相關負責人說。
院企合作
科學栽植提升品質
走進平昌縣秦巴云頂有限公司的制茶車間,電磁內熱殺青機、攤涼平臺、連續揉捻機等設備正在運轉。公司負責人蔡方儒介紹,公司投資了3700多萬元,在龍尾村建起了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兩條自動生產線。
按照“戰略合作長期化、科技合作項目化”的思路,我市與中茶所、川農大、省茶研所等科研院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,合作編制了茶業規劃,普及良種良法,協力打造省級現代茶業園區,共同開發茶葉新產品5個,改進提升加工工藝,牽線搭橋引進龍頭企業3家。對新建茶園實行優質高效的栽培技術,栽植標準及質量顯著提高。
利用資源
培育巴中獨特品牌
“高山、生態、富硒”造就了巴中茶葉芽肥葉嫩的絕佳內在品質。我市被列為全國富硒綠茶優勢產區,千億川茶產業川東北名優富硒茶核心產區,巴中茶葉品質成為川茶“三大名片”之一。
近年來,我市集中力量打造了“巴中云頂”茶區域公用品牌,榮獲第四屆中國茶博會“有影響力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”。新獲得茶葉地理標志保護1個,創建省級著名商標2個,注冊企業品牌11個?!鞍椭性祈敗?個系列產品榮獲第四屆“國飲杯”一等獎。平昌縣榮獲2016年度“全國十大魅力茶鄉”。南江縣云頂茶鄉旅游景區、平昌縣三十二梁旅游景區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,茶旅融合效益彰顯。(巴中日報)
|